以师为本 追求卓越
——江西省创新举措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江西省统一组织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年均超过20项,开设的学习培训班次年均超过100个,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年均超过6500人次,参训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32%,一组简单的数据,折射出近年来江西省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呈现的蓬勃态势。
分类指导:项目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高校教师成长发展有其固定规律,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有着特定的发展诉求。
李玲是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的教师,2009年、2012年,她两度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李玲直言,第一次培训是和本科高校教师在一起,培训内容主要是根据本科层次的教学要求来设置,让自己和其他一些来自高职院校的教师有些无所适从。第二次培训则对本科、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了分班安排,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这种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让自己“很解渴、很受用”。
对高校教师进行细分群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探寻不同类别教师群体的成长特点及发展诉求,进而推出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体系,是江西省近年来积累的重要经验。
根据分类指导的思路,江西省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是根据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特点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二是根据不同岗位教师职业特点提出了专业发展要求,三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发展诉求推出了专业发展项目。
项目建设:项目认可度持续提高
有好的教师发展项目,才有好的教师发展成果。2011年1月,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对全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提出“拓展项目,提高质量”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建设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通过整合重组原有的分散性的课程资源,构建课程模块,推进课程群建设,实现了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由“零散性”到“系统性”的转变。
2011年,江西省以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为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岗前培训课程改革。经过一年多探索,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技能、素质发展、自主研修、校本培训”等五大课程模块,在教育部规定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4门基础理论课程基础上,自主开发建设了近20门实践类、教育技能类、素质发展类培训课程。
协同创新:资源聚集优势日益明显
借鉴协同创新理念,江西省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通过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聚集了一批优质资源。
2012年,江西省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知名高校签订教师交流合作协议,每年选送90名左右骨干教师学习深造。当年,江西省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办相关培训班。同时,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纷纷为江西高校教师传经送宝。
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协同作用,促进教师向产学研方向发展,是江西省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又一着力点。根据调研中老师们反映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等问题,该省借鉴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普遍推行的企业顶岗举措,创新推出“名企实践”项目,先后在一批知名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帮助高校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本报记者 唐景莉 特约通讯员 张丹)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