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我院的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又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精品课程建设要综合学科、教师队伍、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三)精品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改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四)精品课程重点体现“精”,即内容精当、教艺精湛。在抓好院级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起以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二、建设目标与评审标准
(一)总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设施、一流的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本着体现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强化示范的宗旨,从2009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在我院建立各门类和专业的院级、省级和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20门能代表我院教学水平并具有一定辐射示范作用的院级精品课程,争取有3--5门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力争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三年目标
序号
| 年份
| 专业
| 课程名称
| 系院
| 负责人
| 级别
|
01
| 2009
| 医学检验技术
| 微生物学检验
| 医学系
| 廖晓林
| 院级
|
02
| 2009
| 会计电算化
| 会计电算化
| 会计系
| 罗艳琴
| 院级
|
03
| 2009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学
| 教育系
| 揭 青
| 院级
|
04
| 2009
| 护理
| 老年护理
| 护理学院
| 黄一凡
| 院级
|
05
| 2009
| 护理
| 护理心理学
| 护理学院
| 李楠
| 院级
|
06
| 2009
|
| 高等数学
| 公基部
| 李平萍
| 院级
|
07
| 2010
| 护理
| 健康评估
| 护理学院
| 刘亮兴
| 院级
|
08
| 2010
| 英语教育
| 英语教学法
| 外语系
| 邹虹萍
| 院级
|
09
| 2010
| 医学检验技术
| 生物化学检验
| 医学系
| 刘 军
| 院级
|
10
| 2010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 机电系
| 王军民
| 院级
|
11
| 2010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C#程序设计
| 信工系
| 熊云
| 院级
|
12
| 2010
|
| 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概论
| 思政部
| 张正芳
| 院级
|
13
| 2010
| 学前教育
|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 教育系
| 姜智荣
| 院级
|
14
| 2011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实务
| 经管系
| 范文群
| 院级
|
15
| 2011
| 护理
| 母婴护理
| 护理学院
| 黄建安
| 院级
|
16
| 2011
| 机电一体化
| 可编程控制技术教学
| 机电系
| 丁国香
| 院级
|
17
| 2011
| 会计
| 中级财务会计
| 会计系
| 黄发生
| 院级
|
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推荐申报名单,只能从院级精品课程中产生。除2008年我院第一批4个精品课程(药剂学、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英语精读)和2009年拟定的6个院级精品课程,由所在系(院)、部推荐,院教学委员会审批,并按时间有步骤进行建设和验收外,作为今后制度化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其他课程组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必须按《本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三)建设标准(指标及内涵)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评审标准
| 分值
| 评价等级
|
A
| B
| C
| D
| E
|
1、0
| 0.8
| 0.6
| 0.4
| 0.2
|
一
课
程
设
置
10
分
| 1-1
课程
定位
| 性质与
作用
|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 4
|
|
|
|
|
|
1-2
课程设计
| 理念与
思路
|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 6
|
|
|
|
|
|
二
教
学
内
容
25
分
| 2-1
内容选取
| 针对性和适用性
|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10
|
|
|
|
|
|
2-2
内容组织
| 组织与
安排
|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 10
|
|
|
|
|
|
2-3
表现形式
| 教材及相关资料
|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 5
|
|
|
|
|
|
三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25
分
| 3-1
教学设计
| 教学模式
|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 8
|
|
|
|
|
|
3-2
教学
方法
| 教学方法的运用
|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 6
|
|
|
|
|
|
3-3
教学
手段
| 信息技术的应用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 6
|
|
|
|
|
|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 5
|
|
|
|
|
|
四
教
学
队
伍
20
分
| 4-1
主讲
教师
| 师德、能力与水平
|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 10
|
|
|
|
|
|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 10
|
|
|
|
|
|
五
实
践
条
件
10
分
| 5-1
校内实训
条件
| 设备与
环境
|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 6
|
|
|
|
|
|
5-2
校外实习环境
| 建设与
利用
|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 4
|
|
|
|
|
|
六
教
学
效
果
10
分
| 6-1
教学评价
|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 5
|
|
|
|
|
|
6-2
社会评价
| 社会
认可度
|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 5
|
|
|
|
|
|
特色
及政
策支
持
| 特色与创新
| 50
|
|
|
|
|
|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 50
|
|
|
|
|
|
(四)江城足球网建设标准的说明
1、本评审指标采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2、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3、本评审标准适用于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4、本评审标准主要一级指标的再说明
(1)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在保证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及时反映高职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应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特别要根据本区域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2)教学方法: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等要尽可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教学队伍: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4)教学条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大纲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以适应实践性教学需要,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应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同时应建立一定数量的试题库。
(6)教学效果:一是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反馈(如评估、听课、学生座谈等),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收集与整理,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研究;二是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检查,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研究等;三是有计划安排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工作。
三、精品课程申报
(一)申报范围
1、申报课程原则上为我院各专业重点建设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2、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或与重点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
3、近年来教学改革力度较大、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
4、上述课程已连续开设三年以上。
5、课程形式可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实验、实训课或实践教学环节。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详见评审指标);
2.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
3、课程负责人以专任教师为主,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是学科带头人,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4、课程组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至少由3人以上组成;
5.课程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等教学相关资料;
(三)申报程序
精品课程每年度申报、评审(复审、鉴定验收合并进行)一次,评审时间为每年的5-6月。
1.各系、院、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以课程组(至少应包括3名以上教师)为单位,认真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经系、院、部初审后上报教务处,申报截止时间为当年的4月底。
2.课程负责人将有关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课件、参考文献目录等提供给教务处。
3.学院组织评审。学院组织精品课程专家组进行复审。复审分为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个等级。通过的课程,建设期为一年,一年后,学院组织鉴定验收。
四、运行与管理
(一)院级精品课程的规划、指导、检查和评估验收由教务处、系、院、部负责进行。
(二)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期一般为一年,建设期满,学院采取听课、实地考察、召开师生座谈会和审查申报材料等方式进行鉴定验收审核。审核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档次。合格的,学院授予该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称号,颁发荣誉证书。获“院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有效期三年。学院根据省、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
(三)学院精品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要把握好课程的总体水平和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对课程阶段或年度检查以及鉴定验收负全面责任。
(四)院级精品课程通过验收即为结题,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结题或验收不合格的课程可申请延长一年结题,对于届时无故不参加结题或验收仍不合格的课程,学院将取消课程负责人其他教学建设项目的申报资格。学院精品课程结题验收后应做好后续建设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及时充实、更新、提升课程建设成果,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五)年度检查。院级精品课程在三年有效期内,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院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停拨建设费,但保留其一年内申请复查的资格。复查合格的恢复院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但不补拨建设费。
五、资助与奖励
(一)学院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按每门课程分年拨付,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CAI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网站建设及组织课程检查评估等有关开支。
(二)院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和课程组成员,在教学研究、教学成果申报、教材建设、教学名师评选、职称评聘等方面,学院将予以优先考虑。
(三)院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对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者将给予配套资助,并提供相关教学条件。
六、其他
1、建设经费使用的有关要求,按2009年2月20日教务处《江城足球网“三项建设”专项建设经费使用的规定》执行。
2、本方案的解释权归教务处。
3、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