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网讯11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本次采访云集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万达总裁王健林等多位“中国式盖茨”,不过记者一句大学生该如何就业的提问却引发了几位"大腕"委员一场江城足球网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的讨论。 [场内委员PK]
●观点一:
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从教书匠到华尔街新宠,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经历鼓励了许多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过在昨天的集体采访中,俞敏洪倒是给大学生们泼了一盆冷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说,面对大学生工作难,大家就拼命鼓励在大学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就去创业,但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现在学生们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都是不够的。
俞敏洪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有两大“害”。第一就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开始就想着怎么样做生意,他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
第二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失败以后,大学生出了一个问题,他通常不会反思自己,重新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怎么样积累经验再次创业,通常是会怨社会,认为这个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年轻的孩子一旦对社会失去信心、对人生失去信心以后,请问他未来振作的机会有多少?”俞敏洪说,我们常常一讲就是比尔·盖茨,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大学都没有上完,在自己的车库里就研究出了微软来,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天才,这样的天才在全世界是可以数得出来的。“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观点二:
创业失败了,再就业也不迟
与俞敏洪的观点有所不同的是,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则支持大学生多闯一闯,“我觉得最大的建议就是要敢试敢闯。闯了以后失败了,感觉到这不适合我,我再加盟到某一些团队。”
王健林表示,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最大的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人是80后,温室的花朵,父母呵护中长大,缺乏创业勇气和胆量。“俞敏洪老师当年在培训机构已经是高级职员,我三十来岁创业的时候,已经是政府的处级干部,我们的环境很好,就是不安于现状,敢于闯,”他说,可能闯一百个人,只成功五个人,但是不要害怕,“你试都不敢试,永远也不会成功。”王健林说,大学生创业难,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创业勇气,不敢去试。
同为创业成功典范的徐冠巨观点同样大胆,他认为,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从长远情况来看,相比眼前的创业本身,我认为创业的氛围和创业精神的传承尤为重要,首先要从家教开始,培养下一代创业的梦想。第二是在学校里培养我们的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抱负,不要想着我到大学里读书,未来就有某一个职位。”徐冠巨说,大学毕业年纪很轻,有的是资本,你去闯一下,闯了以后失败了,感觉到这不适合我,我可以再加盟到某一些团队。
本站一项调查显示:
近半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想法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南京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小韩告诉记者,他不想一辈子都给别人打工,所以想创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具体干什么,我还没想好,打算先在网上开个服装店来练练手吧。如果做得好,我就一直做下去。”
然而,小韩的想法却遭到父母的反对,朋友也对他“泼冷水”。“上大学就是学知识,练好本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在韩妈妈看来,读书期间开网店就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如果真想创业,也要等到在社会上锻炼几年,有了一定的人脉和社会阅历再创业。朋友则认为,现在网店太多了,赚钱很难,论起经营之道,本科生不一定能赢过那些初中毕业就出来“混社会”的人。
去年,本报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展开了问卷调查。发现有近50%的在校生“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但还没有付诸行动”;4%的学生开始了创业行动,41%的学生“从来没有过创业的想法”。在创业的起点行业上,47.6%的学生认为应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作为创业的起点,选择开网店的占了19.3%,选择品牌加盟的占18.8%,选择中介等服务咨询机构的学生占9.7%,另有4.6%的学生对创业的起点行业有其他点子,如餐饮业、对外文化服务、写小说等。
创业服务机构:
盲目创业的确很容易失败
“我认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去创业是不恰当的。”江苏省创业者服务集团董事长连文杰认为,虽然政府是从解决就业的角度去倡导的,但是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没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也没有竞争的优势,盲目创业的确很容易失败。
“从我多年的观察来看,发现大学生在校就创业会造成两个弊端。首先是他们的创业以赚钱为目的,花过多精力去赚钱,就会荒废学业。其次就是创业成功率不高。”连文杰告诉记者,他参加过很多高校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也多次担任过高校创业比赛的评委,发现在校生的创业,基本上都是围绕学校里学生的需求进行的,比如卖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书,或者进行考研培训,或者在网上卖点饰品服装等。“做学生的生意,需求圈子很小,技术含量也低,没有什么创造性。而实际上,这些门槛低的项目,竞争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而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上各种人,以及政府的需求知之甚少,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创业失败的居多。”
“据我了解,目前在校生的创业意愿非常强,因此我建议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连文杰说,在校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这些知识就应该将市场经济规则包含在内。另外还要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创业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