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足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江城足球网 >> 省情教育 >> 绿色家园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像大地一样思考

2010年03月24日 10:59 佚名 点击:[]

至今,江西人不会忘记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他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样经典的语汇慷慨赞美了江西,以致他乡他处的人使用这两个成语“非常贴切”地描述一地绝胜时,也似乎有一种“剽窃”之嫌。其实,成语是公共性的。

虽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确可以说明江西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璀璨的历史文化,但是在事物发展变化中逐步显露的另一种情势,恰恰是省情研究非常重要的观察点。就如早些年我们习惯使用“幅员广大,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之类的语言描述我们的祖国一样,但当我们进入另一种语境后,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的资源和能源其实十分紧张,而庞大的人口基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沉重负荷……

从总体特征来说,江西特殊的地理面貌决定了江西具有典型的大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非常有趣的是,整个江西省域实际上可以简明地表述为一个完整的鄱阳湖流域。整个流域的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1%。一省的生态系统与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几乎完全重合。大山与河谷呈向心状排列,山、江、湖一体性贯通。有关专家认为,江西“这种地理上自成体系,结构上相对完整,功能上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江西生态的完整性以及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使江西的生态系统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来自系统外的以及人为的干扰因素较少,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保护良好,系统内各种生态因子能够相互协调配套,不同于我国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奇缺,也不同于南方的其他省区水资源虽然丰富,却又人口密度过高,土地压力过大。在中国,江西是生态环境总体优越、水土资源配套基本平衡的少数区域之一。

至今,江西的生态环境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据统计,江西的区域生态水平排全国第6位,区域环境水平居全国第8位,工业“三废”排放总量是全国较少的几个省份之一。但是,江西生态环境局部的脆弱性以及发展中日益显现的问题,却无时不在困扰我们。

江西气候条件良好,但一年内降雨量分布的不均匀常常造成洪涝或干旱,有时并发相应的地质灾害;由于地形的北低南高,北面开敞,大风长驱直入,时而造成风灾,早春和晚秋季节甚至会酿成寒灾或冰冻。

江西的红壤广泛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区,大都有一定坡度,甚至很大坡度。由于红壤土质具有酸、瘦、板、黏的特性,在植被遭遇破坏失去表层保护时,很容易受到水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经科学测评,江西生态环境土壤侵蚀大体为中等敏感度,而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0%以上,发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很大。

江西水土流失的历史长达300多年,至今还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江西水土流失的总量达1.65亿吨,相当于8333.33公顷耕地上20厘米厚的耕作层完全流失;土地损失的养分折合有机质计算,约达200万吨,氮、磷、钾等无机肥逾225万吨,其中仅无机肥的损失量就相当于全省3年的需用总量。

经过漫长时间的努力,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上升至60.05%,跃居全国第二位,远远高于全国13.9%的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世界26%的平均水平。大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地带,森林拉起了绿色的生态屏障。江西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由20世纪80年代末4.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35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曾经引起世界瞩目的巨大成果。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上形成的天然阔叶林的破坏、单一人工针叶林的局限、不合理的耕作与开发方式等人为因素的惯性作用,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水土保持,任重而道远。

江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大宗用量的矿物储量不足。煤矿资源逐渐枯竭;钢铁工业铁矿石的自给率仅在30%以下,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锰矿为缺口资源;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高岭土矿石供应已现紧张;锡矿、金银矿、钽铌矿、稀土矿,按2005年产量计算,大约只能满足二三十年的开采需求。

人地矛盾在时间的流移和社会的流变中愈益突出。年复一年耕地的锐减,导致江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004年,江西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76亩,落在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0.795亩的警戒线之下。粮食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

我们说江西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全球“排行榜”上并不起眼——不到世界人均的1/2。江河湖泊的水质虽然总体良好,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局部的水体污染已经呈现蔓延之势,部分河段的水质较十年前有所下降。

江西相对独立与封闭的生态系统,表面上看似乎同外界关涉不大,事实上江西局部的生态危机,足以撼动东南部中国的生态安全。

——以三百山、丫髻钵山为中心的赣南安远、定南、寻乌三县地界,是重要的东江源水源保护区,它的每一根神经末梢都牵动着香港和深圳地区的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

——江西的山山岭岭,葱郁的森林守护着江河的澄澈,澄澈的河水维持着湖水的清纯,青春的湖水为长江输送着活力。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城市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由于鄱阳湖入江的巨大水量直接关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因而作为长江水系重要因子的鄱阳湖一旦发生“病变”,中国东南地区就可能“半身不遂”!

——在江西的生态系统中,亚热带森林和鄱阳湖湿地两大生态系统具有突出的主体地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江西的山林川泽,繁衍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在世界生物界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泊和亚洲最大淡水湿地的鄱阳湖,栖息了全球近95%的白鹤种群以及大量的鸿雁、天鹅等越冬候鸟,从来是国际环保视野中的焦点之一。

局部性、区域性江西的全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应当成为我们思考江西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与社会走向的重要背景之一。在这样一个宏阔的视境中,我们可以更加真切、更加透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江西经济施为中的深谋与远虑。

从20世纪80年代,江西实施“山江湖工程”,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方略,到2003年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再到2008年,进一步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弦从来没有松弛!

大自然的恩赐赋予江西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江西人民也在分享与感恩中学会了珍惜和敬畏。在现代社会经济快车一路飞奔卷起一路尘埃,地球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今天,江西人民更在一种感恩与感悟、责任与使命的理性认识中,懂得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区域竞争力的道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创造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科学发展之路,已经不仅仅是省委、省政府的一种定位性、理论性表述,而愈益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意志。

上一条:大地与水的变奏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