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足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江城足球网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平凡中孕育非凡—追记山东财政学院教师冯赫南

2010年11月15日 10:18 佚名 点击:[]

悄悄地,她走了,正如她悄悄地来;她短暂的生命,闪耀着永恒的光辉;她用平凡的经历,诠释了非凡的人生……

她,就是英年早逝的冯赫南——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年仅29岁的女教师,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冯赫南今年6月被医院诊断出患了绒毛细胞癌,并在短期内病情恶化,不幸于10月6日去世。

魅力源于真情

“冯老师走了……”当这条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时,学生们都震惊了,他们惊诧、痛惜,巨大的悲伤笼罩在冯赫南的亲人、同事和学生中。

10月7日晚,国际经贸学院团总支田远老师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冯赫南教过的各届学生纷纷致电,有要求参加冯老师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转致哀悼的……田远说,当晚有40多个电话打来,有在校生,也有毕业生;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10月8日上午,当教师们来到教学楼前,准备乘车前往殡仪馆送别冯赫南时,发现这里竟然聚集了近200名学生。他们穿着庄重,满面忧伤,强烈要求一同前往。由于来不及调配车辆,近百名学生自费打车赶往殡仪馆。有课的学生则在冯赫南上过课的楼前集体默哀,送别他们敬爱的老师。

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一个仅有4年教龄的80后女孩,为什么赢得学生们如此的爱戴,成为他们最敬仰、最信赖的老师?

9月27日,冯赫南上了最后一堂课,距离30日早上她病情突然恶化以致昏迷仅有2天之隔,距离她去世不到10天。那天,冯赫南上的是三、四节课,下课已经是中午12点。为了解答学生段娜的一些疑惑,她不顾劳累,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与段娜边走边聊,从教室到校门口不足几百米的路程,却走了近一个小时。

从学习的困惑到考研的抉择、从学习生活的规划设计到人生的航向,冯赫南不厌其烦,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如果不是当天下午她的父母从烟台来探望,我们谈话的时间会更长。”段娜回忆道。一向爱美、喜欢穿裙子的冯赫南那天破例穿了一条长裤,这是她担心双腿肿胀影响形象而做的掩饰。“如果早意识到这一点,我就不该让冯老师在课后还那么劳累。”段娜一边抽泣,一边自责。

2006年,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冯赫南年仅25岁,在父母眼里,她仍然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子,但在博客中,她却每每以“孩子”称呼她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冯赫南以父母之心关爱学生,以兄弟姐妹之情帮助学生。在很多人眼里,她性情温和,处事淡然,为人友善;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明白如何承担责任、义务,如何做事、做人。

在冯赫南的心中,做人要坦坦荡荡,应该承担足够的责任和义务,她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做到足够有责任心并付出100%的努力去帮助关心每一位学生”。

一名学生因私事向冯赫南请假,理由是参加集体活动。冯赫南没有丝毫的怀疑,还为学生落下功课有所担忧:“你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一句真诚的话给了他巨大的震撼。他说:“我这一生都会记得这件事,以后再也不会对老师撒谎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的每条短信,冯赫南都会认真回复,落款总是令学生倍感亲切的“赫南姐”3个字。如今想起来,学生们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因为他们再也收不到敬爱的“赫南姐”的短信了。

已经毕业的李舒月,在自己的悼念日志中写道:“我们是幸运的—群孩子,曾经遇见您,享受过您的润泽。”

用心,付出真情;以爱,倾注真心,这就是冯赫南的魅力所在。

倾心因为挚爱

冯赫南留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她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能够在回国后从事待遇更好的职业。但她在博客中与朋友这样对话:“我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我喜欢的学生们。我一直认为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会改善自己的心境,总是跟一群20岁左右的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会永远留在20岁。我希望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留给他们,这才是我回国的意义。”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体现在冯赫南短暂教学生涯的每时每刻。据她在博文中介绍,她习惯晚上10点以后开始工作,通常的睡眠时间是凌晨4点。冯赫南讲授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都是双语课程,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跟上进度有一定困难。她精心备课、英语讲授、汉语辅导,博客上再进行解析、答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跟上进度。

“赫南的课件是做得最精致的,如同她的人一样。”冯赫南的好友、同事鞠珊追忆道,“赫南每节课都那么认真地准备,从国外网站上下载打印出来的资料有好几本书厚”,“她的课件中常常运用图表,遇到类似问题,大家通常制作一个静态图表,但为了显示得更直观,能够更清晰地反映一些数据变动的先后次序,赫南不惜花费数倍的时间精力来制作这些,从而使所讲问题更清晰,更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

冯赫南不仅授人以鱼,更注重授人以渔。课程怎么学、难易之处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下一步学习将会遇到怎样的困惑等问题,冯赫南都会及时在博客中提示或解答。2006年10月16日,她在博客中提示,“从这个星期开始到月底,同学们要跟着我辛苦一下了,因为我们国际金融中的重头戏套汇以及汇率决定理论要隆重登场了,上课会变得很累,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听明白”。

冯赫南擎一盏明灯,引领在前,无论是平道坦途,还是通幽曲径,学生们都不会迷失方向。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循循善诱,使她的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听过她课的学生对她念念不忘,没听过她课的学生满怀期待。“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还坐在教室去聆听那天籁般的谆谆教诲……冯老师,你可听到同学们的心声?”这是冯赫南3年前教过的学生陶可伟的深情回忆。

自己学到的知识,冯赫南总是不忘与她的学生一起分享。从2007年4月29日零时10分到零时41分,冯赫南连续转帖了某杂志一个基金专作共7篇文章,因为她感觉这个专题做得很详细,既普及了知识又提示了风险,有必要让江城足球网对基金还很陌生的学生了解一下。她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秉性由此可见一斑。

一件件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事,勾勒出冯赫南执教以来的轨迹。她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在每天凌晨忙碌着,不求任何报酬的“琐事”。每日的坚守,这或许就变得不平凡了。从内心深处挚爱着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生命倾注于当好教师,冯赫南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优秀教师的高贵品质。

美丽来自心灵

“美丽”这个词,始终与冯赫南紧密联系在一起。美丽,是冯赫南留给同事、学生最深刻的印象,最终与冯赫南融为了一体。

第一次听她讲课的学生感慨:“老师,你是可以美丽一辈子的。”她辞世后,学生的祝愿是:“有你在,天堂会更美丽。”

回忆起对冯赫南的印象,种种描述纷至沓来:她总是绾一个发髻,容貌秀丽,气质高贵;她高挑的身材,美丽而又优雅;她非常精致,使人过目不忘;她温柔和善;她低调但有自信的气质;她最爱穿裙子,有精致的妆容……她一丝不苟的装扮,都透着对学生的尊重、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敬重。

美丽不仅镶嵌在冯赫南的外表,更镌刻于她的心灵。

冯赫南的博客是她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交流、互动的园地。在这里,学生把她当做朋友、知己。她在忙碌中时刻不忘对学生的关爱。中秋节到了,她不忘发出美丽的祝福;国庆到了,她会再次送出温馨的话语。她缓缓流淌的关爱,让学生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呵护。

2007年7月7日凌晨2时许,冯赫南判完试卷后本应放松休息,开始享受暑假的轻松惬意,但她仍坚持写博文,及时把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她写的1000多字的博文里,包含了对试题难易程度的说明、学生应对考试存在失误的剖析、雷同卷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学生的忠告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生们的引导和希望。

在文章的最后,她总结说:“我想这次考试最终的结果其实真的无关紧要了。希望每个同学都以平常心对待,找准自己的方向,踏实走好自己的路,不要为成绩多几分少几分之类的琐事烦心,开心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由于冯赫南的执著和认真,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顺利通过考试,个别学生甚至采取送礼物等手段,希望她能够通融,没想到她在课堂上公开声明:“如果你们因为基础差或者方法不对路等原因不能通过,我不会瞧不起你,但我请你们千万别做让我瞧不起的事情。”掷地有声的话语,铿锵有力,锤炼着学生的正直品格。

她对事业充满挚爱,对学校各项工作不管分内分外,都兢兢业业去完成。“这个月过得真的很充实,我每天都是3点以后才睡,一大早又爬起来。一直在忙着评估的材料,整理学生们的论文,昨天才刚刚考完试,总算卸下不小的包袱。真的希望我们学校能够评得一个好的级别,不然太对不住我们了!”言语间流露出一个普通老师对学校顺利通过评估的期盼。

冯赫南是一个真正的师者。她不仅有美丽的容颜、美丽的心灵,更有美丽的品格。

冯赫南用心教书,以爱育人,在塑造完美自我的同时,也培育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师者,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3日第1版

上一条:创新:我们致力于教育规律的回归 下一条:创新德育方法途径让中职生学有所成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